One needsthings to be truly happy living in the world: some thing to do, some one to love, some thing to hope for.
相思成为了很多人生命里的一种自我安慰,在月圆的时候无尽思念,在月缺的时候无限惆怅,想念着岁月里和情有关的所有悲欢离合。在情感的世界里,我们一直带着所有的铿锵前行,不管风雨肆虐,不管风和日丽。染窗前。那堪清风曲径,不似甚似还满。份外湮留韶华,时节正乱红,空留余恨。淡眉醉眼,红妆轻粉,旧时依恋尘缘。只皓月朗朗,乾坤转,故国山川。次第红颜,疑是讴歌回畔。生命中;总有太多的遗憾要留给回忆,年华里;屡不清的斑驳,总是勾勒了无数支离破碎的心伤。太多的执着所放不下,只是;那一份不屈的痛过,不期而遇的却是最美的意外。文字依旧可以华美朴实,年华不可唯美梦境,快乐不是一件不可奢侈的事情,忧伤,而往往是一度的颓废。人生的路途,经历无数的驿站之后,总会出现陌生或熟悉的风景。时间所说的过客,只是注定走过的人和事,没有太多是刻意要去记住或淡忘的。铺就在黑白交错里的,无非就是忧伤曾穿越过的黑暗,在记忆的角落里,诉说了全部的待续。那些停驻在指尖的薄凉,是曾绽放在年华里的微碎。指间年华,渲染着无暇斑驳的彩塑,悲伤的城池依旧提笔挥墨,画下四季风吹过的无痕。微笑掩饰了寂寞过的眼泪,是因为,在婆娑的年华里,聆听着没有人的相伴相知。那些了不断的往事,是梦绕在悲伤情愫深处,盈满心扉的最初和凝眸的叹息。终不过似水流年,清风凄语,唯独旧梦难拾。

当前位置:主页 > 伤感 >

母亲的年

时间:2022-10-08 11:30 | 栏目:伤感 | 点击:

老舍曾说,人,即使活到八九十岁,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,有母亲的人,心里是安定的。

一转眼,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七年了,再过一个多月就是2022年的春节了,我更加思念母亲。她这一生为儿女付出的太多,家里的日子刚刚好起来,她便悄悄地走了……

母亲在时,一进腊月,她便忙开了。对母亲而言,春节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蒸粘豆包。那时没有粮食加工厂,老百姓吃米面,全靠碾房里驴磨人推。

蒸粘豆包很有讲究。首先是淘米,要用温水淘,不能淘涝了,淘涝了,蒸出来的豆包口感发泻,不筋道,没咬头。淘米的火候完全由母亲掌握,我们是不能插手的。淘完的米用铁笊篱捞到盖帘上沥水,等水分沥的差不多了,把米装进口袋,背到碾房磨成面。冬天的碾房四面漏风,母亲常常冻得直跺脚、搓手。面磨回来了,要先烧一锅开水,然后烫面、发面,三天后就可以蒸粘豆包了。母亲说,春节是一定要蒸上几锅粘豆包的,讨个好彩头。如诗中描绘的那样:皮儿黄啊/馅儿红/攥的紧啊/团的轻/有皮馅不散/有馅味更浓/灶台炉火旺/锅上热气腾/包一个圆圆金色的梦/蒸出个家和万事兴……

豆包的馅是豇豆的,放点糖精,把面揉成团,先在手心上旋转成窝窝状,再把准备好的馅用汤勺蒯到窝窝里,封口攥实,底下垫上泡软的苏子叶,然后装锅,用大火蒸,一蒸就是几天。出锅时,大伙趁热蘸着荤油和红糖大快朵颐的吃上几顿,剩下的放在简陋的仓房冻起来,预备着过了年慢慢吃,一直要吃到二月二。

春节前,母亲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�油。那时没有冰箱、冰柜,杀完年猪,父亲就到村外的泡子里刨些冰,将猪肉冻在大缸里。�油这天,要先把猪肉解冻,等猪肉化的差不多了,母亲把菜板搬到炕沿边将猪肉切开。先切片油,再切肥膘,都是小方块,这一切就得半天的功夫,母亲的手常被磨出两个鼓鼓的血泡。切下的肥膘,有整整一大铁锅,冒了尖,锅盖都盖不严实。

�油烧火是个技术活儿,柴火只用柔软的蒿草,不能图省事架上一堆木头,必须用小火慢慢地熬,火大了会糊锅。等肥膘�得差不多了,冷却后,母亲用勺子将�好的荤油一勺一勺地撇进事先准备好的坛子里,把剩下的油滋啦装进小缸,作为家里来客人时的下酒菜。油滋啦刚出锅时最好吃,尤其是带瘦肉的,香脆而不腻。出锅的时候,母亲会分些给我们小孩子解解馋。

如果母亲还健在,这会儿又该张罗着过春节的事了。她会忙里偷闲,坐在炕上,吸根烟、喝口茶解解乏,然后继续手中的活儿:剁馅、剪纸、除尘,给在城里上班的大哥和我备好猪肉、粘豆包、冻豆腐和小米,盘算着她的孩子们的归期……
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:

相关文章